答:自1930年Goddard(高达得)以树脂作为助磨剂在英国首先取得ZL以来,先后被用作助磨剂的物质已有几十种。日本、美国、欧盟、东南亚和原苏联各国已经在水泥磨上几乎普遍采用了助磨剂,应用率一般为80%~90%;目前,全世界水泥助磨剂的平均应用率为60%,而我国还不足20%。
答:按化学结构分类,水泥助磨剂可以分为三种:聚合有机盐助磨剂、聚合无机盐助磨剂和复合化合物助磨剂。目前使用的水泥助磨剂产品大都属于有机物表面活性物质。由于单组分助磨剂价格较高,使用效果也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复合化合物助磨剂应用较为广泛。
答:液体水泥助磨剂的组分常有:有机硅、三乙醇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丙烯酸酯、聚羧酸盐等;
答:,由于钢筋锈蚀是混凝土破坏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是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标准中增加了水泥中的氯离子限值(≤0.06%)要求,充分体现出水泥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混凝土质量保证的承诺和责任心。
答:氯离子的来源主要是原料、燃料、混合材料和外加剂,但由于熟料煅烧过程中,氯离子大部分在高温下挥发而排出窑外,残留在熟料中的氯离子含量极少。如果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其主要原因是掺加了混合材料和水泥助磨剂。所以,严格控制水泥助磨剂中的氯离子含量是一项重要措施。
答:氯盐(食盐)是廉价而易得工业原料,它可以作为熟料煅烧的矿化剂,能够降低烧成温度;它也是有效的水泥早强剂,使水泥3d强度提高。因此,有许多助磨剂生产厂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提高所谓的“复合功能”,在水泥助磨剂中掺入了氯盐,造成水泥中氯离子含量增加,使水泥性能及其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严重影响。
答:控制水泥助磨剂的氯离子含量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水泥助磨剂生产中采用无氯型配方,彻底删除含氯盐的配料组分。无氯型液体助磨剂,不含氯离子,用量比原来减少,而使用助磨效果优于其它品种。
答:“强度学说”认为:“吸附降低硬度”。水泥助磨剂分子在颗粒上的吸附,降低了颗粒的表面能或者引起近表面层晶格的位置迁移,产生点或线的缺陷,从而降低颗粒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阻止新生裂纹的闭合,促进裂纹的扩展,加快了物料的粉磨速度。
答:“粉体流变学说”认为:水泥助磨剂通过调节粉体的流变学性质和物料的可流动性等,促进颗粒的分散,从而提高物料的可流动性,阻止颗粒在研磨介质及磨机衬板上的粘附以及颗粒之间的团聚,使粉磨效率提高。
答:表示物料颗粒大小的平均尺寸称之为:平均粒径。利用各种仪器、量具来进行多方位的测试,再将其测量结果进行数学处理,就可以得到各种表达形式的平均粒径。水泥厂最常用的是算术平均粒径。对单颗粒物料进行三维方向(长、宽、高)测量,其结果加起来除以3,得到的商值,就代表该物料的平均粒径。
答:水泥生产中接触粉、粒状物料较多,用筛网来控制物料的粒度大小或细度指标十分方便。这种用某一尺寸孔径的筛网来分析物料颗粒大小的方法称之为:筛析法。用它表示物料的颗粒大小常有两种形式,筛余百分数和当量粒径。
筛余百分数是指某一粉状物料在经过取样筛析后,筛余量占物料筛析总量的百分数,标记为:R=%,以此来代表这些粉状物料的颗粒大小。筛孔尺寸写在R的右下角,筛余百分数的数值写在%的前面。如:生料细度R0.08=10%,它的含义是用0.08mm方孔筛对生料筛析后,它的筛余是10%。
答:对一堆物料(颗粒群)用连续、分区间的尺寸范围,来表示各种大小颗粒百分含量的方法称之为:颗粒组成法(其结果又称:颗粒级配或颗粒分布)。在水泥行业,我们常用列表法、数学方程式和坐标图线三种形式来进行表达。
答:根据粉磨产品的细度一般分为:普通粉磨、高细粉磨和超细粉磨三类。普通粉磨要求产品细度为80微米以下;高细粉磨要求产品细度为50微米以下;而超细粉磨要求产品细度在10微米以下。
答:因为应用水泥助磨剂、并采用分别粉磨可以将熟料全部粉磨到50微米以下,合成水泥后,水泥中的熟料粉可以在28天内基本完成水化反应,全部发挥出强度作用。这样可以利用少量的熟料生产更多的优质水泥,熟料的利用率因此而得到提高。
答:因为应用水泥助磨剂、并采用分别粉磨,可以将许多难磨的物料粉磨到较高的比表面积。因此,有些特种水泥可以采用基准熟料粉与功能外加剂合成的方式生产出来;这样节省或简化了配料工艺和煅烧工艺,使特种水泥生产更为方便和节能。
答:因为水泥工业70%的电耗用于物料的粉碎,主要的煤耗用于熟料烧成;应用水泥助磨剂技术后,可以明显降低粉磨电耗、提高熟料的利用率;因此,应用水泥助磨剂技术,是水泥工业加速节能减排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有关压力单位psi、bar与Mpa换算
14.5psi=0.1Mpa;
1bar=0.1Mpa ;
30psi=0.21mpa,7bar=0.7mpa;
现将单位的换算转摘如下:
Bar---国际标准组织定义的压力单位。
1 bar=100,000Pa;
1Pa=F/A,
Pa: 压力单位, 1Pa=1 N/㎡;
F : 力 , 单位为牛顿(N); A: 面积 , 单位为㎡;
1bar=100,000Pa=100Kpa; 1 atm=101,325N/㎡=101,325Pa;
所以,bar是一种表压力(gauge pressure)的称呼。
1Kg/c㎡=98.067KPa =0.9806bar; 1bar=1.02Kg/ c㎡;
压力单位: 英制(IP) psi ,psf ,in.Hg ,inH2O;
公制(metric) Kg/㎡, Kg/ c㎡ ,mH2O ;
ISO公制(ISO metric) Pa , bar ,N;
英制和公制的换算: 1 square inch 平方英寸=6.45 sq.centimetres 平方厘米;
1 ounce 盎司=28.35 grams 克;
1 pound 磅=16 ounc。
1兆帕(MPa)=145磅/英寸2(psi)=10.2千克/厘米2(kg/cm2)=10巴(bar)=9.8大气压(atm)
1磅/英寸2(psi)=0.006895兆帕(MPa)=0.0703千克/厘米2(kg/cm2)=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m)
1巴(bar)=0.1兆帕(MPa)=14.503磅/英寸2(psi)=1.0197千克/厘米2(kg/cm2)=0.987大气压(atm)
1大气压(atm)=0.101325兆帕(M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千克/厘米2(kg/cm2)=1.0133巴(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