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个保守的国家,很多的国际贸易的书上都把印度作为一个特殊经济体来看待的,很多书上都有一句类似这样的话:印度的市场潜力尽管很大,却一直发展得很慢,这主要是因为开放程度不够。
跟印度人做生意前要准备得充分一点,了解其民族文化特点、礼仪礼节和商业特点,要不然很难做成生意,与印度商人做生意,以下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生意报价要留较大余地
印度是个砍价的民族,在消费过程中,价格因素总会占有相当的购买比重,所以物美价廉的产品肯定是首选。印度人做生意,喜欢乱砍价,跟印度人谈生意的中心是价格,所以谈到最后,对方给出很具诱惑力的条件时千万不要高兴,因为这很有可能预示着他要谈价格和付款方式了,价格还会一砍再砍。
生意商谈中的报价,最好是口头报价,需要书面的报价也最好是不要显示公司名称的那种,更不要在报价上签名。印度客商有一习惯,拿东家的价格给西家看,再拿西家的价格给东家看,特别是在知道有好几家竞争对手的情况下。
学会赞美和恭维
印度人有天生的文化优越感,因此在与印度人做生意的时候,要学会赞美和恭维。印度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业绩、印度的传统、有关其它民族和外国的情况,不要谈及个人私事、印度的贫困状况、军事开支以及接受大量的外援等。另外,因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在里面(中印战争的心理情结,边界问题,哒赖喇嘛宗教问题等),印度人一直还是对中国人有敌视现象。
不要迟到
印度人的时间观念虽不是很强,但跟他们做生意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时间观念不强就在见面时迟到。即使等一两个小时也要按约定的时间提前到达,这样会在谈生意过程中占主导优势地位。有时印度人也有可能在你之前到达,那很有可能在谈生意中被他抓住把柄,他会在你到达之前就给你打电话,说你迟到,自己很忙,拼命的催促你,并说要是还不到的话他很有可能就不谈了,给你施加很大的压力,所以印度人做生意还是很精明的。
印度商人谈判的特点
印度人的谈判特点主要可用三方面来概括:一是赖,二是拖,三是磨。
1、 赖
今天讲的话,明天只要风向一变,就跟着变,绝不会给你留下丝毫情面。即使签字画了押的合同,他也能从一些条款找出点麻烦,以至要求增加附加条款。今年有一义乌商人与印度商人谈了一个进口300吨某化工产品的订单,来回往复谈市场、规格、价格和条款的EMAIL就达百封以上。结果形式发票传过来,船期变了,港口变了,CIF成了CFR。然而,再谈,季节不等人,再等,可能等到花儿也得谢了。这位义乌商人一气之下,放弃。那边等不及了,一天几个电话过来。这义商就也以印人之道,还治印人之身,不理睬。当然,前提条件是义商的机会已经错过,否则再恼火赚钱还是第一位的。
2、 拖
印商最擅长的招术,用此招可以充分消磨对方的意志,从而能够彻底探清对方的底牌。对于你要急于了解的信息,他们是软硬全不吃,有时甚至一个Y/N的简单结果他都不会给你。你要真的急了,便是着了他们的道。
3、 磨
为达目的,印商的手段有时是无所不用的。
根据印商的这三个特点来一一应对,首先对于印商的“赖”这一特点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在与印商的贸易中,永远不要将主动权交到对方手里,否则,吃大亏是迟早的事。其次是“拖”,对付印商的这一特点方法就是吓唬他,有时不惜编排一些故事,让他感受到,再拖,会损失他的利益。灵验得很。最后就是印商的“磨”,印商“磨”的目的就是要让你起烦躁之心,失去常有的耐心,所以在对付此招时一定要有坚定的耐心要先发制人,还有就是要“铁石心肠”决不可以心软。只要充分了解了印商的谈判特点和应对对策,那与印商的生意往来就可以顺利的多了。转载自www.ipengfei.com.cn